基础材料/能源行业:OPEC+减产再延续 供给仍显宽松
发布日期:2024-12-09OPEC+宣布将365 万桶/天减产延长至26 年底,额外自愿减产延长至25Q1
12 月5 日,OPEC+举办第38 届部长级会议,包含沙特、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在内的8 个执行额外自愿减产的国家出席。会议声明:1、将自22 年11 月起实施的200 万桶/天“集体性减产”,以及自23 年4 月起实施的165 万桶/天“自愿减产”均延长至26 年底(上届会议原定分别于25 年底和24 年底结束);2、再次延长自23年11 月起执行的220 万桶/天“额外自愿减产”至25Q1,并在25 年4 月至26 年9 月期间逐步取消,产量恢复进度可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我们认为OPEC+减产延续下全球石油短期仍将显供给宽松,尽管供给联盟松动导致中枢价格下移,但产油国成本影响下中期油价底部中枢或将高于60 美元/桶。具备增产降本能力的高分红企业,在油价下跌回稳后将具有配置机遇。
24 年以来OPEC+协同减产趋弱,俄罗斯、伊拉克等国超产补偿落实缓慢
2021-2023 年间,OPEC-9 及OPEC+18 持续保持超额减产行为,叠加沙特和俄罗斯等国于23 年4 月和11 月宣布进行165 万桶/日和220 万桶/日的额外自愿减产措施,对国际油价形成有力支撑。而进入2024 年后,包括伊拉克、阿联酋、俄罗斯和沙特在内的主力产油国实际产量均高于配额,据IEA,10 月OPEC-9 超额产量环比下降8 万桶/天至60 万桶/天,OPEC+18 超额产量环比持平至72 万桶/天。虽然此前俄罗斯、伊拉克与哈萨克斯坦三个超产较多的国家已向OPEC+提交了减产补偿计划,但俄罗斯10 月原油出口量环比9 月仍进一步提升,伊拉克和哈萨克斯坦则仅落实了部分补偿措施。
中国需求仍为重要边际影响因素,非OPEC+供应持续增长
需求端来看,我们认为中国仍为阶段性重要边际影响因素,受房地产和基建行业偏弱以及电动化出行渗透率提升影响,原油进口和汽柴油表观需求等核心指标同比持续下滑。24Q4 以来欧美成品油需求强于市场预期,但考虑宏观经济及PMI 等工业指标并无明显改善,我们认为趋势或难延续。供给端来看,OPEC+减产格局延续,以美国、加拿大、巴西和圭亚那为首的非OPEC+将继续引领全球产量增长。按照当前钻井数以及活跃钻机数走势看,尽管美国短期仍是推动全球供应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长期动能正在削弱,而巴西和圭亚那等南美国家海上资源储量丰富,长期增长空间广阔。
关注油价下跌企稳后油气龙头企业的配置机遇
据Wind,12 月5 日WTI/Brent 原油期货价格分别收于68.30/72.09 美元/桶,较10 月初下跌2.19%/2.00%,主要系北半球进入季节性淡季,叠加地缘政治冲突有所缓和。结合全球供需层面分析,考虑美元降息后全球宏观需求修复仍需时间,短期油价或面临下行压力,我们预计24-26 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80/74/75 美元/桶。中期而言,产油国成本影响下,油价中枢存在底部支撑,具备增产降本能力的高分红企业,在油价下跌企稳后将具有配置机遇,推荐中国海油A/H、中国石油A/H。
风险提示:产油国协同减产不及预期;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扩大风险。
-
特朗普对美国绿色能源再出重拳。
特朗普将通过新举措终止“绿色能源”补贴。与此同时,美国能源部警告美国能源体系存在隐患,至2030年,停电次数或激增100倍。当地时间7月7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计划逐步取消
发布日期:2025-07-11 -
我国生物天然气成本还能降吗?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沼气与生物天然气展望2025》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生物天然气生产潜力,年资源量高达1350亿立方米。这一数
发布日期:2025-07-11 -
充电宝信任危机下,绿联“以旧换新”是诚意还是补救?
绿联科技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一直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与安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做好认证工作,目前,包括移动电源、充电器等在中国强制性认证类目清单内
发布日期: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