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1012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咨询电话 15844075114

在线时间:08:00 —— 17:00

首页 > 国际资讯 > 生动践行“上海精神” 擘画绿色发展未来

生动践行“上海精神” 擘画绿色发展未来

2025-08-12 00:00    来源:环球网  点击量:29  评论(0人参与)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齐琛冏】2025年,正值中国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2025年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6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及配套活动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国家能源局、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会议以“创新融合、能动未来”为主题,来自亚、欧、非近20个上合组织国家的能源主管部门负责人、相关代表、驻华使节、企业、高校、智库高级别代表和相关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宁波,共商上合组织国家能源合作未来。




环球网记者在会上获悉,本次会议期间,中外企业签约25个项目,签约金额约400亿元人民币,总装机规模达1200万千瓦。这些丰硕的会议成果,充分展现了区域能源合作蕴含的巨大潜力与广阔空间。


向新向绿区域合作前景广阔


从黄浦江畔起航,历经24年,上海合作组织已发展成连接欧亚非26国的命运共同体,“上合大家庭”汇聚成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上合力量。


在能源领域方面,上合组织全球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占比不断增加,2024年,上合组织国家发电装机与发电量均约占全球的二分之一。


上合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上合组织国家高度重视能源领域合作,上合组织框架下一系列能源领域成果文件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发展跨境能源基础设施,加强能源安全,采取综合、有序的能源转型方法,提供融资支持,提升能力建设。希望本次会议能够为挖掘上合组织国家在能源领域的潜力提供良好契机,并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近年来,中国与各方一道,持续推动能源合作取得新成果,为区域繁荣做出积极贡献,彰显上合组织在构建公平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回首过去,上合组织国家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可再生能源合作蓬勃发展,绿色发展已由共识转变为具体“行动”。2022年,上合组织成员国通过的《上合组织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纲要》,体现了成员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坚定决心。


绿色转型战略引领下,区域间可再生能源合作空间不断释放。会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发布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可再生能源合作报告2024》显示,上合组织为全球贡献了一半的可再生能源装机。


“上合组织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占比高,对世界能源转型意义大。为实现能源转型目标,上合组织国家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积极出台绿色转型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区域间合作前景广阔。”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在发布报告时表示。


携手共赢中国助力上合可持续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中国依托产业、政策、技术优势,在上合组织国家推动建成了一批经济效益好、综合效益优、可推广性强的标志性绿色工程,不断为上合组织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助力。




近年来,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项目合作发展势头强劲。“我们在缅甸建设了瑞丽江一级水电站,撑起了缅甸全国1/7的发电装机;在柬埔寨建设了桑河二级水电站,是当地最大的水电项目,被誉为柬埔寨的‘三峡工程’。这些项目的建成,为当地能源结构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启钊介绍。




会议举办期间,一块块展板上呈现着合作硕果:由中方总承包的埃及阿蒙内特500MW风电项目是已投运的非洲、中东地区单体最大、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在建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绿氢项目绿氢产能为4000标方/小时,是中亚首个绿氢项目……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可再生能源合作报告2024》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装机约9630万千瓦。从项目阶段看,已建、在建项目装机占比66%。从项目类别看,光伏项目和风电项目装机占比80%。从合作类型看,投资类和工程承包类项目装机占比近九成。此外,中国出口至上合组织国家风电、光伏设备规模不断扩大,光伏组件出口至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增长迅速,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位列中国风机出口前五国家。


中国企业除了在上合组织地区推动建成了一批经济效益好、综合效益优、可推广性强的标志性绿色工程外,也将新能源设备等绿色产品出口至该地区。逆变器制造商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锦浪科技”)副总经理陆荷峰向环球网记者介绍,在上合组织国家,锦浪科技主要以出口光伏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为主,为当地提供新能源电力电子设备。“我们针对当地用电特色和电网情况,开发特定差异化机型以满足当地需求。”


此外,中国企业高标准履行当地社会责任,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的实践样本。


在巴基斯坦,中国企业建设培训学院,免费为周边的贫穷青年提供电气、焊接、计算机、中文等职业培训;在缅甸,中国企业为当地村庄架设输电线路,修缮校舍和道路,建设文体活动设施,为当地筑牢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部长茹拉别克·米·扎马赫穆多夫表示:“在能源转型和构建绿色经济的过程中,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我们用于绿色能源的几乎所有技术解决方案和设备,都来自中国。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在多个领域共同推进了20多个能源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创始人、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介绍,今年年初公司在中国上海设立了第一个研发中心,还将与中国的多所高校和研发机构展开深入合作,共同开发新能源相关的技术。


上合组织国家间可再生能源合作迎来发展新机遇


当前,全球能源体系正经历从以化石能源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深刻变革,以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革命加速重构国际格局,跨国能源合作空间广阔。而上合组织国家覆盖全球近半数人口,新兴经济体工业化与民生改善催生庞大能源需求,且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可再生能源合作报告2024》显示,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区域间合作呈现以下几点趋势:第一,可再生能源项目规模化发展;第二,区域能源互联互通持续加强;第三,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调发展相关合作不断深入;第四,产业链属地化合作不断深化;第五,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和经验分享加速推进。上合组织国家资源、市场、技术互补性不断增强,可再生能源合作前景广阔。


会议期间同步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能源部长会第五次会议,并举办“科技创新引领能源转型”“产业创新驱动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政策创新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三个平行论坛,参会代表围绕相关领域热点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探讨。


当来自中国的白色叶片划破北非的晨雾,当来自中国的光伏板在中亚的广袤土地上发出绿电,无数的动人场景都在讲述着一个个“同心共筑绿色家园,携手共建可持续未来”的上合故事。


“让我们继续坚持和发扬‘上海精神’,勠力同心、团结合作,以能源高质量合作的有力行动、丰硕成果,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提供能源动力。”王宏志表示。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